一生总要经历的事,西方人如何教孩子平静面对?

点  高考在即,怎么做才有助于纾解考前压力,取得理想的成绩?本文作者Shasha曾在英美等国留学工作,介绍了西方人考前常用的情绪管理三大方法:用积极意念提高兴奋点、根据考试时长磨炼专注力、坚持运动和均衡饮食。分享给家有考生的家长!

快要高考了。

大家看我一直写国际教育,好像这里跟中国的升学模式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有些东西是全球教育界共通的,比如考试。孩子无论选择国内还是国际路线,这一辈子都难免经历一两次重大的测试。

如果问国内外有什么区别?简单说,国外的中学和大学录取学生,并不仅仅看考试成绩,还要评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至于笔答的部分,因为一年有多场选择,所以考试压力被分散了。

但是,分散压力不等于没有压力。任何考试都有时间节点,而且国外考试费用高,频繁参加,时间和金钱都受不了。所以英美的孩子大考前也焦虑,尤其到了大学阶段,越往上读越难考。
记得我在英国研究生毕业考试前,很多同学都连着熬通宵复习,根本没时间睡觉,说实话我高考前都没这么拼过。四门课考完,100多个人的大礼堂里,响彻了鼓掌声!

因为压力大,英美的学校特别重视考试的情绪准备。大考前,学校会发信给学生们,鼓励我们到心理医生那里寻求建议。

考试也是门科学,这是我在英国学到的重要一课。

今天分享一些经验给大家。如果你即将经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考试,希望可以帮你实现梦想。


1
想象美好的结果

考试是通向美好未来的一种方式,12年寒窗苦读,考完试就要圆梦了!

你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呢?

哈佛大学的学者发现,压力分为积极的压力消极的压力。美好的憧憬可以把压力转化为兴奋点,加快大脑反应速度,这是积极的压力。而过度担心结果,则会产生恐惧,削弱大脑的反应能力。

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篮球运动员分成三组:第一组人每天只做重复性的投球训练,第二组人每天不做训练,只在脑子里构思如何命中目标,把目标视觉化;第三组人白天做投球训练,晚上在脑子里想象目标。

一个月后,第一组和第二组人,取得了差不多的好成绩;而第三组人的命中率,比前两组高出四倍!

虽然说,我一直觉得这个实验如果换一个职业,可能是另一个结果。但其中一个事实很有道理:就是参与实验的人普遍表示,积极的意念对他们很有帮助,当人把想要的东西视觉化,有助于提高兴奋点,取得更好成绩

很幸运,这个方法我在高考前也用过,当年考试时确实很开心顺利,虽然那时候并不懂这些理论。

我的高考前时光,一直憧憬到复旦念书。然后我的床头,就摆着一本复旦大学的招生手册,封面上江南园林的校园里鲜花盛开,书里还写着:复旦有100多个学生社团,上千门选修课,学术独立,思想自由....这就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啊! 考前,我梦到自己拿着复旦的录取通知书,到一幢白色的欧式小楼里报道。这个梦到现在仍很清晰。

但考前也有同学说,她梦到自己考试时题目做不出来,很紧张。结果没有考好...... 假如换一种方式思考,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

其实越是压力大,总想着失败了怎么办真的管用吗?一次考试,带来的不应该是压力,而是一份属于自己的未来!

2
磨练专注力

如果考试是两小时,从考前复习时就应该调整到这个节奏,每两小时休息一次,让自己适应在这段时间内高度集中精力。

有的家庭会鼓励孩子:考前几天,可以放松一下,看看书,听听音乐,学习时间不用一次性太长。

但我看了很多资料,发现西方心理学者并不赞成这样做。因为,那样会打乱应对考试的节奏。人的身体和大脑都是有记忆的,为了让它们适应某种节奏,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加固这个记忆 (包括上厕所的规律,也是一种生理记忆)。

集体复习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它可以让人觉得自己不是孤独的,还有一大群人共同完成一个目标,这样可以锻炼在集体环境下的专注力。

另外,考前特别需要正能量的朋友!能量是可以互相传递的,对人的情绪产生看不见的影响。

紧张或者抱怨的情绪,在考前特别容易被放大,形成没必要的干扰。所以,老师或家长千万别在考前制造紧张气氛,对孩子发脾气。长辈们说一句:放心,你没问题的!这会成为自信心的来源。自信是一切成功的基础。
说到底,学习的成果是原料,而积极自信的情绪是容器,缺少任何一样,都很难呈现完美的菜肴。


3
氧气和美食

考前紧张复习,大脑容易缺氧,影响考试时的思考状态。所以,英美的教育和心理学者,主张学生们考前仍坚持有氧运动

我当年也是这样的。中学时一直坚持晨跑,高考当天仍然跑完800米才上的考场。迎着早晨的阳光跑一跑,心情和精神都特别好。

但绝不建议平时没有跑步习惯的人,临时增加运动量。做做瑜伽、散散步,也是很好的充电方式。

食物也很重要,但吃多少合适呢?牛津大学的医学学者卡梅伦研究发现,考试时大脑的思考速度与考前的均衡饮食有关。过量摄入太多高能量食物,反而延迟大脑的反应性。多吃蔬菜水果,同时摄入适量肉类和蛋白质,更容易让大脑保持最佳状态。

所以,并不是吃得越营养、考得越好。

过犹不及。

祝所有人顺利!

注: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成长无国界,原标题为《一生总要面对的事,西方人如何教孩子平静面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