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滩教育举行了一场名为“从中外课程体系看阅读能力培养”的AI.R爱阅读沙龙。爱阅读沙龙是外滩教育专门打造的阅读沟通平台,每次将邀请一、两位在青少年阅读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就阅读的专业问题进行讨论。

本次邀请嘉宾是来自原世界外国语中学IB中文教师,目前在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攻读创意写作(英语)艺术硕士钱佳楠老师和上海语文学科专家、PISA2012上海阅读测试负责人邹一斌老师。

钱佳楠

钱老师结合自己从IB中文老师到写作者的经历,给大家讲述了她个人对阅读认知的转变,提出了对青少年阅读能力培养的建议。她认为学习一门外语不仅有实际的作用。

更深层次上,学习多种语言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探讨本国的文化传统。阅读让人看待问题有多重角度,让人看到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邹一斌

邹老师则认为“阅读能力”是一个特定的人(学生)在个人阅读情境中进行阅读活动的能力:其目前在读什么(愿意读什么)、能读什么以及读得怎么样(程度)。

除此之外,邹老师还分析了当下的学生阅读现状,指出阅读能力的培养最终目的在于表达,强调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培养。

两位老师的讲座结束后,台下的观众积极提问。以下是家长的提问及两位老师的回答。

钱佳楠
对话
邹一斌

问题一:

IB中文对母语能力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传统语文及PISA的阅读测试对母语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钱佳楠:IB的母语课程当中,中文下面共分了三种,第一种是IB中文文学,第二种是IB中文、美语文学,第三种是语言与文化。文学的话,难度要求还是蛮高的,需要学生了解外国文学、翻译文学、需要读中国的古典文学。

考察的方式也会非常多元,比如,在学习世界文学作品时,学生必须自己组织讨论课,不是由老师来讲,而是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选题,老师帮助学生准备,讨论课中,所有学生都要参与其中。结束后,学生就自己的讨论课发展为相关论文,这些论文要送到校外给IB考官进行评分。

IB中文要求学生比较多元的看待问题,只要你言之有理,答案就是成立的。它还会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学术性中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因为这些对他继续的学术深造是有很大帮助的。它还会要求学生全方位的口头能力、笔头能力。

和传统语文课相比,IB中文所看的文本并不多,高级水平13部作品,普通水平10部作品,但是它要求学生对每本书都要进行细读。

邹一斌:并不一定要把传统语文与IB中文对立起来。IB课程的产生是比较特殊的,它最早是为了外交官的子女升学而设立,他们建立了一种统一的模式,所以它有点类似于我们后来参加的PISA测试。它不是针对具体哪一国(例如美国)的课程模式,而是为了建立一种统一的、世界通行的标准。

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模块化,针对个人的兴趣,可以选择不同的模块,考察的是被培养者的综合素质。既要有完善的人文素养,也要有必须的科学素养。

我们常说的传统语文课程是针对本国的课程,本国的课程一定是基于本国的文化背景,所以说它有自己的架构体制。

所以课程的考量是基于本国体制环境下必需掌握的相关能力和素养。当我在这里讲阅读能力的时候跟回到国内的语文课程里面谈培养语文阅读能力,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不是同一个概念。

即便我刚才讲的所谓阅读能力,其实跟这个学生以后去参加中考、参加高考中的阅读能力,也不完全是一回事。我们刚刚谈的阅读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而进入到具体某个考试里面的阅读,其实是一个很狭小的概念,属于更加专业的范围。

问题二:

如何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邹一斌:这个问题很复杂,并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讲清楚。因为有很多综合因素,阅读是分阶段的,因人而异。

如,处在学前、小学低段,甚至是整个小学阶段,孩子可能更多需要的是亲子教育。小孩子年龄再往上走的话,他需要的就不是是陪伴了,而需要的是一个伙伴,伙伴更多意义上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再往上走,可能需要的是一个导师的关系。

从具体的阅读内容上来说,低段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绘本、连环画;稍微高段一些,他需要的是一些独立的文本。

从能力方面来说,它的要求也是阶梯状的。一开始可能是想象,联想,以实际的理解为主,再往上走,需要实际基础上的文本分析、综合、筛选。在往上,可能就是一种评价、反思、鉴赏。这些是与孩子在各个阶段的生理、心理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阅读能力,其实是一种应用情景的解读和实践能力,文本通过语言构建了一个解读和想象空间。

阅读者想要去解读这个文本,建构想象空间,就需要结合阅读者本人的生活背景、阅读体验和个人的反思思辨能力。这些都需要长时间慢慢地积累起来。

钱佳楠:其实中外的阅读能力是共通的。阅读阶段不同,阅读能力不同。另外,家长也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问题三:

如何处理阅读(较难、较厚的书)与时间的关系?

钱佳楠:我认为分级阅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对那些比较厚的、比较难的经典书籍,不同的年龄段需要读的书是不一样的,另外,不同年龄段去读书,它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小的时候去接触《悲惨世界》,最开始看的连环画。这些18、19世纪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非常鲜明。在这个过程当中,我首先对这部作品感兴趣。

其次是名著的普及本,是经过改编的,稍微有一些薄的故事,在这个版本中,它可以接触到比连环画更多的东西。我真正的读《悲惨世界》是我大学一年级时,当我到那个阶段的时候,我不仅会关注我看到了什么,还会把它放到文学史里面来看,也会横向的让它与其他作品做比较。因为我高中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我会从事文学,没有去读很多的作品。

如果有的孩子在初、高中,就是对文本感兴趣,可以去看一些作品的导读,也可以去了解一些基本文学史的概念。好的导读可以让学生对这部作品更感兴趣。

邹一斌:我先跳开这个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谈。

我发现今天来的家长比较多,特别是母亲。其实无论是我查阅的资料还是这些年的经验,我发现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有决定性的作用。撇开智商,母亲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阅读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说,如果是你要引导这个孩子的阅读,首先是父母,尤其是母亲,你的阅读取向和爱好是什么样?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是爱阅读或者说去读中文,最早时候的取向是受我母亲的影响。我还没有读书的时候,母亲就会给我讲《红楼梦》里面有什么故事。《三国演义》里面有个什么故事。当然,也不是说父亲的阅读在孩子教育方面表现不重要,但母亲阅读和兴趣爱好可能更很重要。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文本的难度,撇开专业文本、通用文本难度,其实不是绝对的。读得懂、读不懂是一回事,读不读又是一回事,因此关键是你要让孩子去阅读。

另外,有些作品,好像是很难,但是我不得不读。这里还需关心的是孩子的兴趣有没有,这里面有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不得不读,因为我要考试,还有一个是因为被别人逼得。如果是别人逼的,这件事情就做起来很无趣。

阅读,是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本阅读,还有一种是广义的阅读,是一种情境阅读,实际上是一种解读。这种年龄段的孩子,目前只是停留在信息的搜寻和查找,只是停留在一种类似计算机解码的阶段,还远达不到解读的阶段。所以你就不用推着他往前走。

就今天现场来的家长来说,可能最先引导的是他的一个阅读兴趣和习惯的问题,不必着急让他达到一种解读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开始引导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他能够有兴趣去阅读文本。

将来等他某一天大了,在某一瞬间又看到这个东西,他会有一种意外的惊喜。如有一天你带他去绍兴去,看到三味书屋,这个时候他读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没读过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

问题四:

如何平衡考试与阅读的关系? 

邹一斌:无论是学校的阅读还是纯粹意义上的自我阅读,其实是不矛盾的。因为所有的阅读都指向了一个能力:即学生的表达能力。

德鲁克认为:21世纪是知识工作者的世纪,是专家的世纪。怎么成为专家,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

以前有一句老话: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到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不是这回事,你要学会不断的推销。人要发展,就要不断的推销自己,把自己推销出去。

无论我们在学习什么课程,其实都是在不断地锻炼表达能力。这种表达也是基于情境的,强调的是在一种情境当中如何表达。校内的学习还是校外的阅读,最终培养孩子的,是他如何去表达。

钱佳楠:我很同意邹老师刚才的说法,有些东西看似矛盾实际上它是不矛盾的。另外,无论有多大的小升初压力,都不要让孩子对阅读失去兴趣。如果这个问题出现了,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很负面的影响的。

邹一斌:不管孩子读还是不读,无论他做什么,孩子表达的完整性很重要。完整性其实也是他阅读能力的体现。无论他说得好还是不好,生动还是枯燥,一定要让孩子表达完整。

即便是从最小的事情开始,以后当他面临复杂的事情,他的思维过程也在一步步得到锻炼完善,有利于他思维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当他具备了一个完整的表达能力,他的人生将很精彩。

问题五:

对经典的文本是无法体会把握的。所以,小孩子更愿意去读一些更有趣味性的书。从一个趣味性的阅读到一个经典的文学阅读,该如何过渡比较好?

钱佳楠:阅读经典并不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阅读可以很轻松,并不是一个对与不对的事情。

首先,应该回应他,尊重他不喜欢阅读某一经典文本的权利,不用故意地告诉他这么做是不对的。

其次,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成就感,给他选择,可能这本经典他不喜欢,那他可能会喜欢另一部经典文本。让他自己去慢慢发现他自己喜欢的东西,找到他的优势所在。

邹一斌:生活的仪式感很重要,要赋予孩子一些属于自己独立存在感的时间。你安排他或者规定他去一个仪式感的地方,参加一个有仪式感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引导他去阅读一些经典或者是与经典相似的文本。

孩子有时候不接受老师的安排、不接受家长的安排,但是他却可能愿意参加一个有仪式感的活动,因为人不管怎么样,他大多数时候是具有一种服从感,服从于一个仪式。

上海,这样一个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提供了足够丰富的具有仪式感的空间。你可以去引导他参加一些这样具有仪式感的活动,可以帮助他去接触一些经典文本。

因为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有的是主动的,有的不是主动的。他会来到这个地方,他会接受这个仪式感。至于他学什么看到了什么,其实都不重要,整个周围的环境会引导他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

问题六:

如何写读书笔记? 

钱佳楠:读书笔记有很多种形式,第一种是摘抄,第二种是类似于日记的东西,第三种也可以通过画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当你自己去挑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方式去做的时候,做完之后你会非常有成就感。并且,这样一种自己的劳动,你会更愿意回过头来翻阅它,无形之中会加深自己的印象。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找到她自己喜欢做读书笔记的方式,这个方式是很多元的。

邹一斌:艺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仅可以通过看书阅读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电影、戏剧等方式获得。这些方式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打通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扩大你的视野。

读书笔记,它不是日记,它是什么形式其实都是无所谓的。只要把它言之成文,如果现在成文比较困难,可以先从完整的句子、段落开始练起。

最重要的是表述清楚,至于是不是说小学、初中阶段就要有一个明确的观点,其实也未必。你只要把它表达清楚,我今天看了这一段之后,我想表达什么想法,可以慢慢积累起来,逐步形成完整的独立见解。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与周围的人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你会更有热情将事情做下去的。

注:内容转自微信公众号 外滩教育,原标题为《如何培养孩子阅读能力,两位老师谈了这6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